紅沿河核電站為振興發展帶來“核動力”
6月15日,記者來到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5號、6號機組的施工現場,這里整潔、有序,工程進展順利,目前核島土建施工、常規島土建施工已完成50%。兩年來,工程安全處處長代昌標和同事們每天都進行施工巡視,對照現場作業清單進行監管指導。5號、6號機組計劃于2020年、2021年相繼投產發電。屆時,紅沿河核電站全部6臺機組年發電能力可達450億千瓦時,相當于大連年用電量的1.5倍,接近長江三峽工程年發電量的一半。
作為國家級的大工程,遼寧紅沿河核電站迄今創造了許多第一——東北地區首座核電站,東北地區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國家“十一五”期間首個批準建設的核電項目,中國首次一次同意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標準化、規?;ㄔO的核電項目。紅沿河核電站一期二期工程總投資額達800多億元,其中一期建設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1號機組于2007年8月開工建設,并于2013年6月6日正式投產發電,后續機組以每年一臺的速度陸續投入商業運行。二期工程5號、6號機組分別于2015年3月29日、7月24日開工建設。
2013年以來,一期工程4臺核電機組相繼并網發電,優化了遼寧地區電力供應結構,為大連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穩定的綠色能源,對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調整能源結構、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業及核電產業鏈發展、培養核電人才等諸多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16年,紅沿河核電站實現上網電量176.9億千瓦時,相當于大連市全年用電量的六成?!芭c同等規?;痣姀S相比,4臺機組去年實現的減排效益等效于3.89萬公頃森林的吸收量,相當于大連的森林面積增加8%。這4臺機組折算成煤發電的話,一年相當于少消耗1000萬噸煤炭?!边|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安全顧問張義昌介紹。
紅沿河核電站還是我國自主創新最多、國產化率最高的核電站,共有20項關鍵業績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一期工程平均國產化率超過75%,二期工程設備包括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比例均超過80%以上。我國一些關鍵核電設備在紅沿河核電項目上首次實現國產化,部分設備由遼寧企業生產,僅一期工程在我省的采購額就達到30多億元。
在紅沿河核電站檢測監控中心,張義昌說:“核電站的運行,安全穩定才算成功。公司一直倡導‘按程序辦事’‘一次把事情做好,人人都是一道屏障’,并建立了一套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