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楊長利:加大核電發展力度 拓展核電空間布局 推廣核能供暖綜合利用
全國政協委員楊長利:加大核電發展力度 拓展核電空間布局 推廣核能供暖綜合利用
文章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時間:2023年3月6日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于3月4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正式開幕,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積極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聯合其他14位全國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關于加大核電發展力度,拓展內陸地區建設,推廣核能供暖的提案》。
黨的二十大將能源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能源工作,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我國核電已經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睏铋L利表示,為充分發揮核電戰略價值和積極作用,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的穩定節奏;建議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不足、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強度過大的內陸地區,盡早啟動核電項目的規劃建設工作,力爭“十四五”實現核準開工;建議做好核能供暖示范項目經驗總結,進一步開展技術經濟性和商業模式研究,條件成熟后盡快在北方地區大中城市推廣應用,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核電機組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核電技術列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重大成果之一,并強調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受歐洲能源危機影響,全球更加重視核能在能源安全保障中的戰略作用。我國大陸現有在運在建核電機組76臺,裝機8100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二,但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占比仍較小,分別為2.2%和5%,尤其是發電量占比,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發達國家的1/3。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按照2030年、2050年核發電量占比分別達10%和18%測算,核電在運裝機至少需達到1.5億千瓦和3.8億千瓦?!案鶕@樣的測算,我們未來十年必須保持每年核準10臺以上核電機組的發展力度?!?/font>
“在踐行‘雙碳’戰略大背景下,我國無法再大規模新增化石燃料進行發電,在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占比日益提高的電力系統中,需要核電作為‘穩定電源’,與新能源形成互補,發揮基礎支撐作用?!焙穗娮鳛楦咝茉?能量密度高、無間歇性、受自然條件約束少,具有穩定供應能力,是增強能源安全的重要選項。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電高峰時段,核電可以充分發揮其穩定可靠、適宜承擔電網基本負荷的比較優勢。在內陸地區建設核電具備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力發展核能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落實‘雙碳’目標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睏铋L利表示,目前,我國核電發展空間布局尚不平衡,全部集中在沿海區域。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積極穩妥推進“雙碳”目標的新形勢下,拓展核能應用的空間布局具備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我國能源發展面臨區域性供需矛盾。華中地區經濟快速發展,能源資源稟賦不足,碳減排壓力大,電力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核電保障供應安全,緩解煤炭和電力的遠距離輸運矛盾,促進能源結構轉型。西北地區是新能源大規模集中開發的重點地區,西南地區高度依賴水電,電力系統的波動性大,需要核電作為基礎支撐,提升電網可靠性和經濟運行水平,保障極端情況下的電力穩定供應。
核電建在內陸是普遍現象。據統計,除中國大陸外,全球內陸在運、在建核電機組比例高達64%和44%,美、法、俄等核電大國超半數機組在內陸。楊長利介紹說,全球內陸核電機組絕大多數采用二代技術,平均運行年限超過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