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核電有哪些好處
發布時間:2024年01月09日
我國的電力主要由火力發電廠提供,而煤炭儲量有限,燃燒煤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造成溫室效應,而風電、水電等又受自然條件限制。一個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核電站和同等規模的火電廠相比,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1萬噸。紅沿河核電站4臺機組一年減排的二氧化碳相當于小興安嶺森林1個月的吸收量。
發展核電除了可帶來顯著的環境效應外,對增加稅收、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等均有顯著的積極作用。以秦山核電基地所在的浙江省海鹽縣為例,核電站建設前后,海鹽縣地方生產總值增長了87.8倍,增速遠高于我國經濟平均增速,當地居民從核電發展中得到了實惠。
燃煤電廠(100萬千瓦) 核電站(100萬千瓦) 環境效益 燃料消耗量 300萬噸煤炭 25噸低濃度鈾 300萬噸煤炭相當于5萬節標準火車皮(每節60噸)的運載量 二氧化碳排放 741萬噸 -- 相當于400萬棵樹木1年的吸收量 二氧化硫排放 3.8萬噸 -- 相當于大連2011年3個月的排放量 氮氧化物排放 3萬噸 -- 相當于大連2011年2個月的排放量 飄塵 1600噸 -- 相當于大連2011年8天的排放量 灰渣 30萬噸 -- 相當于5000節標準火車皮的運載量 乏燃料 -- 25噸 相當于1輛載重汽車的運載量 部分資料來源:2011年大連市環境狀況公報
核電站與火電廠對比
附注:各類能源特點
能源類型 特 點 煤、石油、天然氣 傳統能源,在現今能源消耗中占比大;污染環境;不可再生 水力 無污染;受自然環境條件和季節影響 風能、地熱能、潮汐能 只能在一定條件下有限開發,較難大量使用;成本較高 太陽能 成本較高;技術上需突破才能實現工業化生產 生物質能 可再生,但具體技術有待研發 核電 燃料全球儲量豐富,成本相對低;技術成熟;燃料能量密度高